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, HCG)是一种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,在妊娠早期诊断、宫外孕筛查、滋养层细胞肿瘤监测及辅助生殖技术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。HCG定量检测通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的HCG浓度,为临床提供妊娠状态、胚胎发育及疾病进程的关键依据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(CLIA)因其高灵敏度、宽检测范围及自动化优势,成为当前主流的HCG定量检测技术。该方法通过抗原-抗体特异性结合与化学发光信号放大,实现对HCG的精准定量,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、检验中心及产前诊断领域。
HCG定量检测主要涵盖以下临床场景: 1. 妊娠诊断:血清HCG浓度在受精后7-10天即可检出,早于尿液检测,是确认早期妊娠的金标准。 2. 异常妊娠监测:宫外孕、流产或葡萄胎等情况下,HCG水平动态变化可辅助鉴别诊断。 3. 肿瘤标志物:滋养层细胞肿瘤(如绒毛膜癌)及某些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血清HCG显著升高。 4. 产前筛查:结合游离β-HCG与孕周数据,参与唐氏综合征等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联合筛查。
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(CLIA)通过以下步骤实现HCG定量检测: 1. 抗原抗体反应:样本中的HCG与固相包被抗体(如抗β-HCG单克隆抗体)结合,形成免疫复合物。 2. 标记物结合:加入化学发光标记的二抗(如碱性磷酸酶或鲁米诺标记抗体),形成“夹心”复合结构。 3. 信号激发:通过底物反应(如AMPPD或HRP-鲁米诺体系)产生化学发光信号,强度与HCG浓度成正比。 4. 定量分析:仪器检测发光值,结合标准曲线或多点定标计算样本HCG浓度,检测灵敏度可达0.1-1 mIU/mL。
HCG定量试剂(盒)需符合多项国际与国内标准,确保检测准确性: 1. 国际标准:参考WHO第4国际标准(IS 75/589),统一HCG活性单位(IU/L)。 2. 行业规范:遵循《GB/T 26124-201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》技术要求,涵盖线性范围(5-10,000 mIU/mL)、精密度(CV≤10%)及交叉反应性(与LH、FSH等<0.1%)。 3. 质控要求: - 每日使用高、中、低值质控品监控批内与批间差异; - 校准品溯源至NIST/WHO标准物质; - 定期验证Hook效应(高剂量钩状效应)及抗干扰能力(如溶血、脂血样本)。
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与严格质控,化学发光法HCG检测可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,推动精准医疗发展。